李順風
人物介紹
受訪學生:李順風
畢業(yè)學校:漯河高中
高考分數(shù):566分(理)
錄取院校:北京建筑大學
編 者 按
“我要上大學——漯河日報愛心橋行動”2011年開展以來,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已經(jīng)幫助500多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。7月19日,“我要上大學——漯河日報愛心橋行動”第十二季啟動。今日起,本報將陸續(xù)刊發(fā)部分品學兼優(yōu)貧困學子的勵志故事,希望愛心組織、愛心企業(yè)和愛心人士關注他們,獻出一份愛心,幫助他們圓夢大學。
文/圖 記者 劉凈旖
李順風今年18歲,家住召陵區(qū)召陵鎮(zhèn)李村。李順風的父親去世得早,靠母親經(jīng)營一個廢品收購站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。7月26日上午,記者到李順風家里采訪。
“這些都是我上學時用過的書,暑假沒事拿出來再看看,鞏固一下知識。”李順風說。
通過交談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李順風有些靦腆。“他從小就有主見,很懂事,學習上我基本沒操過心。”說起兒子,母親崔凌云抑制不住內(nèi)心的喜悅。
高中三年,李順風學習刻苦、拼搏向上。對于同一道數(shù)學題,他總喜歡探究最簡單的解法,以理科生特有的縝密,探尋事物的規(guī)律和原理。“鉆進去,掌握了規(guī)律,我就不覺得難了。”李順風說,今年高考有一道數(shù)學題,他就運用了圖形假設法解答。
高考結(jié)束后,李順風沒有停止學習。為了提前適應大學生活,他找了很多相關專業(yè)的資料了解情況。假期里,他堅持每天早上6點起床,幫母親做飯、整理廢品,閑暇時看書。
“下月底我就要去學校報到了,趁著我在家,幫俺媽多干點兒活。”李順風說,雖然他是在貧困家庭中長大的,但他從不抱怨。高中學習緊張,他仍堅持每周回一趟家,幫母親洗衣服、整理廢品。“我能吃飽就行,省下來的錢用來買資料。我想盡自己的能力幫俺媽減輕一些壓力。”李順風說,母親把他和弟弟拉扯大不容易,他已經(jīng)很知足了。
“你學習這么刻苦,動力是什么?”面對記者的提問,李順風說:“知識改變命運。我希望通過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。”李順風從小就知道母親掙錢不容易,所以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狀況。
李順風不僅自己努力學習,還經(jīng)常鼓勵弟弟努力學習。他說:“弟弟的學習成績很好,今年考上了市實驗高中。希望將來他也能考上大學,用知識改變命運。”
談及學習,李順風說,他的班主任孟鳳栓對他影響很大。“高一和高二時,我對語文和歷史不太感興趣。孟老師經(jīng)常鼓勵我,給了我很大支持。”李順風說。
孟鳳栓告訴記者,在學校,李順風平日里雖不愛說話,但學習上特別能吃苦。“順風很爭氣,家庭這么困難,學習卻很努力,除了買學習資料,沒見過他亂花錢。在班里,順風和其他同學不比吃、不比穿,只是默默用功學習。”孟鳳栓說。
對于今后的打算,李順風希望將來能夠考研或爭取保研,去更高的學府學習知識、增長見識。
責編:瘦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