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二氣莫交爭,春分雨處行。”《中國天文年歷顯示》,3月20日18時29分迎來農(nóng)歷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“春分”,此時節(jié),春暖花開,楊柳青青,草長鶯飛,桃紅李白迎春黃。
在每年公歷3月21日左右,太陽到達黃經(jīng)零度,為春分。分者,半也,這一天為春季的一半,故叫春分。
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,春分這一天,陽光直射赤道,晝夜幾乎相等。春分過后,太陽的位置逐漸北移,開始晝長夜短。所以,春分在古時又稱“日中”、“日夜分”、“仲春之月”。
春分時節(jié),冰雪消融,草木復蘇,無論南方還是北方,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時節(jié),我國平均氣溫穩(wěn)定在10攝氏度,達到了氣象意義上的春天。此時節(jié),百花爭艷,桃李芬芳,春色滿園。
氣象專家表示,春分時氣溫升高,北方的天氣已經(jīng)變暖,在全國各地流行的九九歌中,“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”指的就是春分。古人認為,這個時節(jié),“地氣已貫通”,也就是凍土層已完全融化,是適合播種的時節(jié)。
“春分至,蛋兒俏”。這一天,我國很多地方都會進行“豎蛋”游戲,選一個光滑勻稱的雞蛋,輕手輕腳在桌上把它豎起來。據(jù)說豎好的話,可保持十幾天不倒。據(jù)相關史料記載,“春分立蛋”的傳統(tǒng)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國,意在迎接這個節(jié)氣和春天的到來。
責任編輯:翟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