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盡善在修剪盆景。
文/圖 記者 劉凈旖
“這些盆景都是我自己培植的,其中有不少名貴花卉。我和小區(qū)住戶一起建了8個家庭盆景園,便于平時互相學習、交流盆景培植技藝。這些盆景既扮靚了小區(qū),又讓我們的生活充實、快樂。”家住海河小區(qū)的盆景藝術(shù)愛好者張盡善說。
近日,記者走進張盡善家。他家位于一樓,有一個小院子,里面擺放著50余盆他親手培植的盆景,多數(shù)是果樹盆景。這些盆景造型奇特、千姿百態(tài)。有一盆觀賞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。這棵棗樹主干蒼勁古樸,枝杈錯落有致,果形猶如葫蘆,很漂亮。還有一盆石榴盆景,枝葉繁茂,碩果累累,分外喜人。雖然天氣炎熱,但在這個家庭盆景園里轉(zhuǎn)一圈,你會感到心曠神怡。
今年81歲的張盡善喜愛養(yǎng)花種草,對盆景更是情有獨鐘。2020年,他建起了這個家庭盆景園,并融入海河小區(qū)老舊小區(qū)改造的整體布局中。據(jù)了解,這個家庭盆景園是鄰居們最愛來的地方,有的人過來欣賞盆景,有的人帶來自己培植的盆景讓張盡善指導(dǎo)。張盡善告訴記者,他的家庭盆景園里種植的花木,有些是鄰居托親戚從外地帶來的,還有鄰居干脆把自己家的盆栽搬過來,和他的盆景擺在一起讓大家欣賞。“這個家庭盆景園以后還會擴大。”張盡善高興地說。
張盡善的鄰居張阿姨告訴記者,她每天在廚房做飯時,一抬頭就能看到這些美麗的盆景,心情非常好。
“三年修一枝,十年磨一景。”張盡善說,培植盆景講究的是慢工細活,需要時間與技藝的沉淀。盆景造型時,要通過剪、扎、拉等技法,使花木具有獨特的造型,再配上奇石,就可以使盆景充滿詩情畫意。
張盡善每天都不閑著,對家里的盆景不斷進行修剪與再創(chuàng)作。鄰居小陳笑著告訴記者:“每天路過張老師家,都會看到他在修剪盆景。他不管做任何事情,都一門心思要做好。”
張盡善愛盆景、愛花草,漸漸在小區(qū)有了知名度,小區(qū)誰家養(yǎng)的花草有了毛病,都喜歡找他上門“診斷”,有的直接把枯萎的花草送來讓他料理,他從不拒絕。能用自己的心血與汗水為小區(qū)居民的生活增添情趣與綠意,張盡善覺得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據(jù)了解,海河小區(qū)業(yè)主白靜、白麗、劉廣輝、馬金亭、郭玉清等也在張盡善的影響下建起了家庭盆景園,有石榴、柿樹、棗樹、木瓜、銀杏、榆樹、山楂、黃荊等各類盆景。形態(tài)各異的盆景舒展著身姿,呈現(xiàn)出勃勃生機,成為小區(qū)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責編:瘦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