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媒觀豫 | 在張莊村,聆聽幸福心聲__新聞頻道——漯河網(wǎng)-漯河市委、市政府唯一重點新聞門戶網(wǎng)

黄毛片一级毛片,六月丁香七月婷婷,六月婷婷综合网,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,视频黄色免费,国产黄色在线网站,黄视频免费观看

央媒觀豫 | 在張莊村,聆聽幸福心聲

來源:河南日報客戶端 時間:2024-09-15 20:35:00 點擊: 今日評論:

 傍晚駕車從河南省蘭考縣城出發(fā),經(jīng)過東壩頭鎮(zhèn)黃河灣,河水流向在這里由南北急轉(zhuǎn)為東西,向前奔騰而去,甩出九曲十八彎的最后一道彎。張莊村,便是這最后一道彎上的一個普通又特殊的村莊。

20世紀60年代,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在這片土地上查風口、治風沙,問計于民,找到了“貼膏藥扎針”的治沙辦法,還當?shù)厝嗣褚粋€湛湛青天。

“百姓誰不愛好官?把淚焦桐成雨。”焦裕祿精神穿越時空,曾引起習近平總書記的共鳴。2014年3月17日,習近平總書記重訪蘭考,來到張莊,與村干部座談,與村民話家常,為沉寂一時的張莊村指點迷津,帶來希望。

幸福路上幸福來。村里的主干道被村民賦予了“幸福路”的名字,正是為了紀念習近平總書記曾經(jīng)來到這里,指引張莊發(fā)展產(chǎn)業(yè),艱苦奮斗,奔向幸福。

如今的張莊村,早已告別遍地沙丘,摘掉“貧困村”帽子,產(chǎn)業(yè)興旺、蒸蒸日上,還被評為“全國文明村鎮(zhèn)”,入選首批“全國鄉(xiāng)村旅游重點村”等。張莊巨變從何而來?焦裕祿精神在新時期生發(fā)出哪些新的枝椏?記者來到張莊村一探究竟。

 

20240915_004_01_1387.jpg

 

  告別風沙

焦林紀念園建在張莊村村口,密密匝匝的槐樹林環(huán)繞著焦裕祿雕像,蔭蔽著四周。“焦書記當年就是在這里總結(jié)出了‘貼膏藥扎針’的秘訣!”一位正在散步的村民主動為記者當起“導游”。

這位村民體格結(jié)實,嗓門清亮,聽說記者是來村里采訪,先是歡迎,而后大方自我介紹。他叫卞勝利,是村口超市老板,也是地地道道的張莊村農(nóng)民。

他說,1963年,焦裕祿到蘭考不久就來了張莊村?,F(xiàn)在焦林所處的位置,又叫“下馬臺”,因當年風沙太大,路過的武官下馬、文官下轎,步行才能通過。

某天,焦裕祿看到一片荒蕪沙地中,村民魏鐸彬家的墳頭上竟然長有綠草,惹眼的綠讓他很不解。魏鐸彬說,風沙太大,怕把墳頭刮沒了。有次他給母親添墳,在土層下挖出了黃河沖積來的淤泥黏土,于是用淤泥封住墳頭,再種上草,風再大也刮不倒。

焦裕祿茅塞頓開,親領(lǐng)工作組住進張莊大隊并成立“除三害”指揮部,進行風沙治理試點,并將這一治沙方法稱作“貼膏藥扎針”——用淤泥黏土封住沙是“貼膏藥”,再種上槐樹是“扎針”。

“走,到家里讓俺爹再講講,俺爹叫卞九齡,今年86歲,是村里的‘活字典’,還和焦書記握過手嘞!”卞勝利熱情邀請記者。

搭上卞勝利的電動車,5分鐘后便看到了“張莊百全超市”的醒目牌子。

掀開門簾,正對一位拿著蒲扇的老人,身材面容皆清瘦,精神頭卻很好,正在幫著村民收發(fā)快遞。

他就是卞九齡。卞勝利麻利地拿來幾只凳子放下,圍了個小圈,“都坐下,俺爹主講,俺來翻譯。”他樂呵呵說。

一開口,先問記者有沒有去過黃河灣,聽說去過,老人說:“去過就對嘍!蘭考就在黃河最后一道彎,黃河水再往東,就到山東東明縣了。蘭考之所以有‘三害’,很大原因是之前沒治理好黃河。”

老人略頓了頓,整理思緒后繼續(xù)說:“黃河脾氣怪,‘漲水不響落水響’,十來歲時,我有天出門玩,回家就遇上漲水,一兩米外看起來是平地,其實一腳踩下去就到腰部。幸好當時有人撐著筏子經(jīng)過,才撿回一條命。”

黃河對蘭考的影響有多大?翻開《蘭考縣志》,從1171年至1949年的近800年間,黃河蘭考段決口143次之多,“黃河陡漲”“灌考城”“大荒”“大饑”等字眼屢屢出現(xiàn)。天地不仁,黃河多次改道和泛濫使黃河故道形成故堤,故堤繞沙丘又形成上百個風口,進而形成蘭考“三害”,而張莊村就是蘭考縣內(nèi)最大的風口。

“冬夏風沙狂,夏秋水汪汪,一年辛苦半年糠,扶老攜幼去逃荒。”卞九齡回憶起20世紀60年代初逃荒的情景,頓時紅了眼眶。“張莊大隊1/3人口都逃出去要飯了,縣里因為蘭考逃荒人太多影響不好,成立‘勸阻辦’,但是災民不要飯,吃啥呢?”

焦裕祿來到蘭考后,撤去“勸阻辦”,改為“除三害辦公室”,并說,“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”。

“當年張莊村有17座沙丘,1964年初已經(jīng)壓了11座,焦書記為此還在張莊開了全縣翻淤壓沙現(xiàn)場會嘞!俺爹也參加過。”卞勝利驕傲地說。

“是,張莊因為治沙還得了紅旗大隊,縣里獎了大隊4輛板車,俺和村民從蘭考一路推回來,恁高興!”卞九齡笑著回憶。

1964年5月,焦裕祿病逝蘭考,他要求把自己葬在沙丘上,叮囑道:“活著沒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。”焦裕祿的遺愿在10年后變?yōu)楝F(xiàn)實。卞勝利1967年出生,他還記得六七歲左右,和小伙伴去地里摘挖野菜的場景,彼時田間已然綠意蔥蘢??h志記載,1973年,全縣在以張欽禮為代表的黨員干部帶頭下,與群眾苦在一起,干在一起,全年治沙造林19萬畝,植樹364萬株,從根本上遏制住了風沙危害,寸草不生的黃沙地終于一朝變成了晴朗天!

1981年,卞九齡記得很清楚,那是土地包產(chǎn)到戶后的第2年。那一年母親重病,他必須在家照顧母親。“但好在國家給農(nóng)民分地,土地在我們自己手里,大家生產(chǎn)積極性上來了,農(nóng)民終于能吃飽飯了。”卞九齡感嘆。

告別了風沙,解決了溫飽,張莊村的農(nóng)民日子漸漸好起來。到了20世紀90年代,大批農(nóng)民開始進城務工,張莊村也不例外。吃苦耐勞的村民當中,有的去鄭州做建筑工、搬運工,收入來源更為多元。卞勝利和張莊其他村民也找到了洛陽鍋爐廠的工作。“農(nóng)民可以進城工作掙工資,大家生活狀況也逐步好轉(zhuǎn)。1997年,我已經(jīng)是村里的‘萬元戶’之一了,還買了一臺收割機,農(nóng)忙時就去給別人收麥子。”卞勝利說。

城市的就業(yè)機會給村民帶來改變生活的希望,但與此同時,張莊村卻不知不覺地“空”了下來。2000年前后,村里最多時有近1000人在外打工,幾乎見不到青壯年的身影。曾經(jīng)在焦裕祿精神影響下,轟轟烈烈戰(zhàn)天斗地的張莊村,此刻像一位被棄置的“空巢老人”,原地等待游子歸來;抑或在等待一個契機,綻放新的生機。

  迎面“春光”

閆春光的家在村內(nèi)兩條主干道——幸福路和桐華路的交會處,院落不大,但干凈整潔。走進屋內(nèi),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家中慰問的照片被懸掛在客廳正中央,陽光照進來,整個房間暖融融的。

2014年3月17日對閆春光一家來說是個不普通的日子,這天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:習近平總書記。

此前,閆春光家是村里的貧困戶。“2013年我辦了個養(yǎng)雞場,但因為不懂技術(shù),那年賠了1萬多元,當時還有幾萬的外債。想去銀行貸款,人家看我一沒抵押,二沒擔保,也不愿意貸給我。”閆春光回憶。

“總書記很親切,了解我們的情況后,鼓勵我們年紀輕輕不要灰心,人生哪能沒有挫折,遇到一次挫折只要堅持過去,后面會越來越好。”閆春光的妻子彭思思補充說。

總書記的話給了閆春光一劑“強心針”,此后他打起精神,一邊學習專業(yè)養(yǎng)殖技術(shù),一邊網(wǎng)上學管理知識,利用金融扶貧政策拿到了5萬元貼息貸款,并通過村干部聯(lián)系愛心企業(yè)為其捐款10萬元建起標準化雞棚,養(yǎng)了3000只蛋雞,當年就賺了7萬多元,此后逐年步入正軌、擴大規(guī)模。

在不斷地嘗試摸索下,閆春光的商業(yè)眼光也愈發(fā)成熟。比如近年來張莊鄉(xiāng)村旅游名氣越來越大,他敏銳察覺到,得讓游客帶走些家鄉(xiāng)特產(chǎn),于是2018年創(chuàng)立了春光油坊。每逢磨油時刻,熟芝麻研磨出的醇厚香氣便蔓延在整個村莊。

去年年初,閆春光在中國證監(jiān)會駐村第一書記余強的介紹下,瞄準預制菜源頭產(chǎn)品加工賽道,與他人合作成立證發(fā)農(nóng)業(yè)科技有限公司,為村里帶來30多個就業(yè)崗位。“黨的政策給了我很多扶持,所以自己富起來后,也不能忘記村民,大家在這兒剝剝洋蔥、洗洗菜,既能照顧家里,每天也能有一二百塊的收入。”

閆春光一家的日子越來越紅火。被問及近期有啥新鮮事兒,“我今年9月預備期滿,馬上就轉(zhuǎn)正了!”彭思思很興奮,“春光是2019年入的黨,一家子黨員,還不值得高興嗎?”

閆春光的這段歷程是整個張莊村發(fā)展變化的縮影。“總書記來后,張莊村在各方力量幫助下,走上了一條以產(chǎn)業(yè)帶動鄉(xiāng)村全面振興的發(fā)展之路。一產(chǎn)方面,流轉(zhuǎn)土地進行玉米小麥規(guī)?;N植,同時發(fā)展塑料大棚種植、蓮藕種植、南美白對蝦特色水產(chǎn)養(yǎng)殖等;二產(chǎn)方面,引進外資,村集體入股參與分紅,為村民提供就業(yè)崗位;三產(chǎn)方面,2016年起步發(fā)展鄉(xiāng)村旅游,年接待游客15萬余人次,開辦土特產(chǎn)店、農(nóng)家樂、民宿40余家。張莊村集體經(jīng)濟收入由2014年的零收入,上漲到2023年的126萬元。”張莊村黨支部書記申學風自豪地說。

幸福路上,或傳統(tǒng)或新興的業(yè)態(tài)正在這條路上生根發(fā)芽:紅晴天醋坊內(nèi),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青年文亞清對祖輩傳承的釀醋工藝加以創(chuàng)新,制作出回味悠長的玫瑰醋、葛根醋,月均收入達2萬余元;在老布鞋共富工坊里,胡秀琴等幾位平均年齡65歲的老人,從制袼褙到納鞋底,從裁剪到縫合,純手工縫制的布鞋產(chǎn)品很受城市游客歡迎,老人每縫制一雙便可獲得120元的收入。

“我家的蘑菇可以生吃,進來嘗嘗!”循著聲音找去,奧吉特蘑菇店里的店員賈俊麗正招呼著游客。至于她所說可以生吃的蘑菇,是奧吉特公司通過引進菌種,并模擬適合環(huán)境孕育出的優(yōu)質(zhì)蘑菇。

2017年12月,總投資達1.25億元的奧吉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戶張莊村,100余個“家門口”的崗位,平均4000元的月收入,讓村民實實在在得好處。對張莊村來說,村里入股到奧吉特公司,每年能穩(wěn)穩(wěn)當當拿到9.6萬元的分紅。

但即便是這樣一個“香餑餑”產(chǎn)業(yè),落地張莊的過程卻很是曲折。

申學風說:“奧吉特廠房所在地原先有座9.9米高的沙丘,治理難度很大,之后沙丘雖然被漸漸壓平,但村民為了紀念焦裕祿書記,把自己家的墳都遷到了那里,至少有30多座。所以遷墳成了擺在村‘兩委’干部面前的一道難題。”

申學風和村干部每人負責幾戶,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,苦口婆心地給村民講產(chǎn)業(yè)扶貧政策,講企業(yè)入駐后對村里和個人的好處。

對于村民在集體利益和村莊發(fā)展面前的讓步和理解,申學風深懷感激。“尤其是涉及遷墳這類事情,村民思想轉(zhuǎn)變的背后,都經(jīng)歷了內(nèi)心的痛苦掙扎,但為了村子還是選擇讓步。所以,要感謝村民,要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,這是焦書記教我們的,也是我們作為村干部時刻不能忘記的。”申學風感慨萬千。

 

20240915_004_01_5387.jpg

 

  和美共樂

公雞的啼鳴,夏日的驕陽,或是早起趁著涼快去地里干活的農(nóng)民,都標識著村莊獨有的節(jié)奏。

每天6點多,申學風準時到達辦公室開始忙碌。從1998年到村里工作,到2015年換屆選舉當選村黨支部書記,全年無休,兢兢業(yè)業(yè)的工作態(tài)度贏得了村民的信服和尊重。

這天中午,他邀請記者到村里幸福小院吃工作餐,原以為是個村里的餐廳,但一路上竟然有許多白發(fā)蒼蒼的老人同行,有騎著三輪車的、有一起結(jié)伴走路過來的,都自帶著碗筷??吹接浾卟唤?,申學風賣了個關(guān)子說:“咱們今天是去‘蹭’老人家的飯。”

走至小院門口,飯菜的香氣逐漸濃郁,記者也跟隨老人們一起進入屋內(nèi)。老人們圍坐在桌旁,笑著聊天。不一會兒,有村民將打好的飯菜一一送至老人面前。再看桌面,每個位置都用紅色卡片寫著姓名,老人們是對號入座。

“每天的餐都不一樣,今天餛飩、明天燉粉條、后天包餃子,讓老人們也有新鮮感,食材的錢都由村集體出,村民免費吃。”申學風說。

用完餐后,老人們有的去散步,有的回家休息。“建立幸福小院本意是學習其他地方經(jīng)驗,打造日間照料中心。我們外出學習回來后,覺得嚼別人吃過的饃不香,這也是焦書記說的,不如辦個自己的老年食堂,為村里80歲以上的115位老人提供免費餐,解決空巢老人的實際用餐困難,還能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。另外,每個桌子上貼有姓名標簽,如果哪位老人一兩天沒來吃飯,村干部就要上門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。”申學風的一番解說,既有科學謀劃,又有暖心細節(jié)。

村里的老支書翟茂盛今年76歲,他自我調(diào)侃說快到去幸福小院的年紀了。但他可一點也不清閑,作為夢里張莊藝術(shù)團的團長,每天和團員一起排戲,忙得不亦樂乎。

早上8點剛過,鄉(xiāng)村記憶民俗館中便傳出咿咿呀呀的吊嗓聲,緊接著,鏗鏘的豫劇唱腔便響徹在幸福路上空。湊近一看,這些“角兒”都是十里八村的村民,因為對豫劇的熱愛而湊到一起,建團至今已有8年,《焦裕祿》《朝陽溝》《花喜鵲》等劇目都是他們的拿手好戲。

翟茂盛要求嚴格,來排戲的村民要在張莊待一天,家里的孩子也只能帶上,但其實孩子也喜歡來張莊。村民霍香的孫女正上小學,霍香在這邊唱戲,孩子在相距不遠的桐花書館看書學習。正值暑假,設計風格古樸與現(xiàn)代相交織的桐花書館里坐滿了來看書的大人小孩,館內(nèi)藏書近6萬冊。

下午5點排完戲后,翟茂盛回家吃飯,隨后到村口參加下一場文化活動。這個夏天,村民自發(fā)組織起了“村晚”,每日天擦黑,村民陸陸續(xù)續(xù)集中在村口,有敲鑼打鼓的、有帶著設備現(xiàn)場唱歌的、有扭起腰肢跳起秧歌的,村民自愿上場,沒有尷尬,沒有猶豫,氣質(zhì)落落大方,氣氛熱鬧非凡。

在張莊村,游客依舊絡繹不絕。彭思思作為講解員,每日帶領(lǐng)游客在幸福路“一站游”。她的結(jié)束語是:“從幸福路出發(fā),再回到幸福路,意味著張莊的幸福沒有終點,只會更幸福!”(農(nóng)民日報·中國農(nóng)網(wǎng)記者 楊鈺瑩)

 

WechatIMG263.jpg

 

  • 我市開展慶祝第四十個教師節(jié) “為教師亮燈”公益活動

  • “聆聽”漯河,何以中國!

  • “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”網(wǎng)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漯河探究漢字密碼 追尋文明起源

  • 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召開 市委常委會主持會議 秦保強講話

  • 堅持創(chuàng)新引領(lǐng) 抓實項目建設 強化經(jīng)濟運行監(jiān)測調(diào)度 我市持續(xù)鞏固全面領(lǐng)先持續(xù)領(lǐng)先良好態(tài)勢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
最新 / 新聞

一周 / 新聞排行



主辦單位: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中心 承辦: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 豫ICP備05017908 
Copyright © 2000 - 2012 LUOHE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漯河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
豫公網(wǎng)安備 41110202000117號